“四史”学习·以史为师| 品《伟大的开端》,追寻信仰之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升学

“四史”学习·以史为师| 品《伟大的开端》,追寻信仰之路

2020-12-14 16:23

来源: 上师学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读史使人明智,思辨使人独立

重温红色历程,传承革命精神

伟大的开端,从这里开始



本期主题为“重温红色历程,传承革命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的成员们将带我们了解上海被选作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原因,与我们共同品读《伟大的开端》一书。 



书籍介绍

  

本次阅读的是《伟大的开端》。本书由《解放日报》社联合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约请党史研究学者及上海市作家协会作家,撰写12篇专题文章,讲述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孕育、诞生以及中共一大、二大和四大在上海召开全过程的历史。文章史料丰富,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的历史。

为什么选择上海作为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一、政治因素(阶级)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和工人运动的中心

  工人阶级代表新的生产力和最先进的阶级。中国工人阶级伴随着外国资本企业、中国早期的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这三种近代企业产生、发展起来的。在上海,这三部分工人的产生都早于全国各地。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枪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各国资本主义势力从此接踵而至,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资源。上海是不平等条约下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成了近代中国工业的发祥地。早在19世纪60年代,外国资本家和清朝官僚就在上海开厂,产生了我国最早一代产业工人。19世纪末,我国民族资本家开始在上海办厂,也出现了一批产业工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西方列强放松了对我国的经济侵略,上海的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大本营。


上海总工会在五卅运动中成立


二、文化因素

  上海是马克思主义最早的传播地和传播中心。

  据专家考证,马克思的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时间是1898年。这年夏天,上海出版了一部系统讲解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著作《泰西民法志》,这是中国人接触马克思学说的开始。从1903年起,上海一些爱国报刊如《政艺通报》《大陆报》等发表了不少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爆发,使马克思主义得到迅速传播,上海也成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心。

  1920年初,陈独秀自北京返回上海,《新青年》编辑部也迁至上海,《新青年》成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李达从1918年秋到1920年翻译了《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社会问题总览》三本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1920年8月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



三、交通因素

  上海地处南北海岸线中点,水陆交通发达,邮政电信快速方便。

  上海社会华洋杂处,人员复杂,租界中生活着各国侨民。1920年的上海有数量可观的俄侨,他们主要生活在法租界。这为苏俄和共产国际代表在上海的活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无形中起了掩护作用。




收获感悟

这次享读会活动主要阅读了《伟大的开端》这本书,书的封面上写道“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这里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无论以怎样的方式回看这段历史,我都有一种虚幻与现实相交融的感触。

  我曾试想自己也处在那个时代,思潮波动,社会混乱,但确实有这么一群人站了起来,他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今后将近一百年的岁月中克服艰难险阻奋勇前进。李世民曾经说过:“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而这次的享读会正是一种机会让我能从不同方面认识这段历史。作为思政教育的一名学生,更应该铭记历史,将历史融合到当今的思政教育里,更加生动地进行思政教育。

2020级思想政治教育一班 朱婷婷

阅读了《伟大的开端》这一本书后,看到了一群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他们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为理想而奋斗着。他们无惧困难,不畏生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嘉兴南湖中的小船到遍布中国各地的共产主义追随者,有人退出,也有人坚守本心。在许多年的今天,回望曾经,也依旧能使人的心中激昂澎湃。他们既选择了这条革命的路,便注定告别了安逸享乐与退缩自保,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格局之中,谁也预料不到未来将会是怎样的。他们只管奋不顾身的前进着,为人民的幸福,国家的解放努力着。不管未来结局如何,他们都愿意投身于这场革命之中。因为他们的努力,所以才看见希望。因为有了希望,才带动了更多的人,最后由千千万万的人支撑起了祖国美好的未来。

2020级思想政治教育一班  黄婧仪

  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一大的知识,感受到了早期共产党的那种信仰的力量和无畏勇敢的精神。从整体上,我感觉我获得了一个醍醐灌顶的道理,那就是集体的智慧。以前的我,总是用个人的智慧来搞事情。这次享读会,让我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大家的交流,让我看到了世界上有这样多不同的声音和这样多不同的想法,我深深感觉到了自己的局限,同时也极大的扩展了我的认知,就是在同一个问题上的大家的不同解读。

2019级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1班 万盼


新时代的发展

需要年轻一代继续挺起中国的脊梁

从中国建党99年的历史中

汲取营养、汲取知识、汲取智慧

为中国开启更为光辉的历程

创造更伟大的奇迹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供稿丨马克思主义学院

摄影丨陈珏婷

文案丨陈珏婷、闵佳琪

排版丨闵佳琪


【责任编辑:1982827697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