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韦心怡:军旅梦中的“女兵花”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学

广西民族大学韦心怡:军旅梦中的“女兵花”

2021-01-06 16:23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 罗梅燕 盘海丽 韦成 覃小艳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磨砺意志的铠甲,压满智慧的弹匣,人未出发,心已到达,意念在厮杀,军人的魂魄,在制高点上挺拔……”每当耳边响起这一熟悉的旋律,韦心怡总会想起那段戎装在身的军旅生活。

广西民族大学2019级韦心怡是一名学生,也是一名退伍女兵。一头利落的短发,谈吐直率,目光炯炯。两年军旅生活,使韦心怡褪去学生的青涩,坚毅的脸庞透着一股冲劲。

绕指柔化百炼钢

“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韦心怡渴望能去保家卫国。在看到学校发布的征兵信息与宣传片后,让她更加坚定内心所想:我要入伍参军!

入伍体检、面试、体能考核,报名参军后是“磨人”的入伍流程。时间紧,任务重,入伍前期考核需要随叫随到,韦心怡提前感受到了军队生活的紧凑。经过重重考验,她最终获得入伍资格。“我要当兵了。”韦心怡告别亲朋好友,怀揣着对军旅生活的憧憬,登上绿皮火车驶向军旅梦。

2018年9月14日,刚抵达军营不久的韦心怡正式加入新兵连训练。要想成为一名合格军人,站好军姿是第一站起点。“脚跟靠拢并齐,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两肩要平,自然挺胸……”操场上回响着班长的口令。长达半小时的军姿,极为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力。骄阳初升,韦心怡目不斜视,站如松。豆大的汗珠淌下,将她的迷彩服晕染出一片深色。“参加国庆大阅兵的士兵们每天站3小时都可以承受,我们这算什么。”每当坚持不下去时,韦心怡这样勉励自己。

新兵连是打基础的起点。除了日复一日的排列队列,还有体能训练这一关卡。“部队里没有男女之别,女兵的训练有时甚至比男兵更严格。”韦心怡说道。无论是单、双杠训练,还是风雨无阻的3千米长跑,或在黄土地中咬牙匍匐前行等,她都默默坚持。训练场就是战场,在战地里摸爬滚打,挖掩体、辨毒气、瞄枪靶、攻山头,韦心怡早已习以为常。

在新兵连,项目考核与训练并存。对很多人而言,投掷手榴弹是“重难点科目”,她也不例外。韦心怡在第一次小考中投掷了17米,连及格线(18米)都没有达到。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她抓住空余时间训练。她白天反复练习投掷手榴弹,每晚睡前分别做一百个俯卧撑、仰卧起坐和深蹲。韦心怡回忆:“做完练习后,感觉手都不是自己的了。”通过努力,她投掷手榴弹的最远距离为39米,并且保持着同届新兵连女兵的投掷记录。

六个月的新兵连训练转瞬即逝。在最终考核中,韦心怡各个考核项目成绩都获得额外加分,为新兵连训练画上圆满句号。

卸下戎装扮红妆

文艺队女兵既能持枪上战场,也能披上红装翩然起舞。为了体验丰富多彩的军旅生活,韦心怡在新兵连的训练结束后,选择前往部队文艺队参加集团军文艺骨干集训。她所在的文艺工作队又称“文艺轻骑兵”,讲好军歌故事、激发强军文化精神,把欢声笑语和党的声音送到各个连队是队伍的责任和使命。文艺队不同于连队生活,但训练依旧。韦心怡每天练习舞蹈的基本功,压胯、拉韧、开肩,最大程度开发身体的柔韧性,为表演夯实基础。

在日常训练,文艺队成员需要记忆大量强军舞曲和动作。要想更好地诠释军歌,首先需要了解背后的创作涵义。《请不要叫我女孩》代表着女兵们柔肩也可挑重担,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壮志;《奋进吧,陆军》表达陆军使命在肩、铁血敢当、捍卫疆土的强军梦;《祖国不会忘记》展现中华儿女忠诚热爱、甘于奉献、勇于献身的品质。韦心怡沉浸在军歌的世界中,通过不断练习形成舞曲动作的肌肉记忆。为了让每个动作臻于完美,即使再苦再累,她也咬牙坚持。

文艺队表演以集体演出为主,不仅讲究舞蹈动作到位,队伍协调度和舞台素养也很重要。一首歌中常常呈现纵向排列、散开呈塔型、收起似花状,或是四人叠罗汉、两人对立后空翻等走位,十分考验队友之间的默契。在表演节目时还要求面部表情丰富,一天排练下来,脸笑得僵硬是常有的事。一天8小时起步的排练生活,让韦心怡深切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在一次部队的表彰大会汇演中,韦心怡和队友们需要同时演出几个节目,她们花费一个月的时间进行训练。汇演期将近,为了在舞台呈现出更好的效果,她们在军队大院加班排练,凌晨两点才回到宿舍。当天顺利完成演出,看着台下士兵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听着鼓掌声,韦心怡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四个月的文艺队集训,最让韦心怡印象深刻的是为参加国庆阅兵的同志们进行慰问演出。他们有些鼻子被晒得通红,脸颊黝黑,但是眼睛里却泛着光。近距离的接触,让韦心怡更深刻的感受到革命分工、兵种之间的差异,了解到他们训练的艰苦,对中国军人的敬佩之情深入骨髓。

韦心怡通过参加文艺队集训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并感受到了文艺工作者的骨气和强军文化。“待在文艺队的这四个月,我觉得收获满满。”韦心怡说道。

磨砺铸就党军骨

2019年10月,韦心怡回归通信连。因为文艺队集训,韦心怡落下不少通信课程,她采用从实践中来到理论中去的学习方法。“这个操作背后的原理是什么?”遇到不懂的地方,韦心怡时常向队友们请教。她熟悉操作流程后,再继续认真钻研书中的理论知识。每掌握一个知识点后,韦心怡会有一种充实感。

“因为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会尽力做好。”追赶的过程很辛苦,但她乐在其中。通信兵被称为部队的“千里眼”“顺风耳”。在通信连,抗炮杆、打地钉、拉线盒、接散头、升天线是韦心怡的日常。虽然没有刀光剑影,“三尺机台”是她履行使命的疆场。日复一日练训练,只为部队提供坚实的通信保障后盾。

通信兵是首长的耳目、队伍的神经,确保通信联络不间断,是每位通信兵的使命。韦心怡第一次跟随队伍到野外出任务,因为缺少经验排除不了故障,导致没有通连成功。机器的参数、线路都没问题,经过彻底排查,发现通联选址所在坡地位置过低,加上灌木丛挡住信号发射。她们赶在最后20分钟排除故障,实现信号通联。虽然是冬天,但韦心怡和队友们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通过这次任务,韦心怡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通信“迅速、准确、保密、不间断”的重要性。

通信连队的生活,给韦心怡带来的不仅是专业训练的学习,还有她对党员身份的认识。12月底,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通信连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党员同志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守岗位,执行任务。看着执行任务的车辆驶出军队大门,韦心怡总是投去羡慕的眼光:“我也想为祖国奋斗在前线!”这更加坚定她想要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决心。

2020年9月,韦心怡退伍。那天早上,她坐着大巴车离开军营,看着熟悉的军营逐渐消失在身后。“战场无情不会对任何人偏爱,战士不分性别只有战斗的状态。”韦心怡和队友们唱起排歌《战地玫瑰》,挥汗训练场的场景仿佛还在昨天。“愿我们所有退役的小伙伴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韦心怡眼里闪着泪光。

韦心怡从通信连退伍返校后,第一时间参与班级党员发展对象的评选。此外,韦心怡希望想参军的学弟学妹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同时做个“有灵魂,有血性,有本质,有品德”的军人,扛起责任和使命,坚定追寻军旅梦想。


【责任编辑:1982827697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