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丨群众的难题,就是我们的科研课题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知识

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丨群众的难题,就是我们的科研课题

2021-01-25 16:10

来源: 邢福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群众的难题, 就是我们的科研课题

——河南农业大学“百名教授千名学生服务万村”


滩区,凛冬。浩荡黄河之畔的河南省台前县清水河乡金庄村,一块平缓的坡地,十数人围站一圈,桃树冬季修剪田间课堂正在进行。

“冬剪骨架春剪花,夏控旺长秋后拉”“大枝亮堂堂,小枝闹嚷嚷”……刚离案头,又进村头的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郑先波讲得通俗易懂接地气。

“我种了一辈子地,也没种出啥成果,没想到专家来了就大变样。”郑先波讲得实在,金庄村村民听着明白,心服口服。

“涉农高校师生的根在基层,魂在农村。”近年来,河南农业大学面向河南53个贫困县,开展“百名教授千名学生服务万村”,让科技走进田间地头,把技术送到生产一线。与村民面对面讲、手把手教,探索出“授之以渔”的长效扶贫新模式、乡村振兴好经验。


量身打造脱贫方案,引进让农民增收的种植技术


台前县是河南农大的对口帮扶县。

“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年年有洪涝,岁岁闹饥荒”,是当年台前县农村的真实写照。如何才能让台前脱离贫困,走上致富之路?这是一个需要解答好的课题。

2018年7月,河南农业大学工作组进驻台前县,艰难的解题过程由此展开。什么样的脱贫方案才符合当地实际?这成为河南农大人需要搞清楚的第一个问题。

深入掌握贫困状况,就必须到一线实地调研。吴坝镇晋城村,面积相对较大。经过勘查、走访,工作组人员了解到,这里荒滩多,是典型的黄河滩区,“没有产业,村民靠天吃饭;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妇女、儿童留守在家”。

“只有了解清楚村里的实际状况和需求,我们的帮扶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河南农业大学驻台前县工作组负责人告诉记者。

“村里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玉米和小麦,村民们一直是靠天吃饭,产量不高,仅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河南农业大学蚕桑专家毕会涛说,“如何能多挣钱?必须找到适合晋城村的特色农产品,引进科学的种植技术。”

蚕桑产业是不是可行的选择,是否适合晋城村?毕会涛带领团队深入一线找答案。答案令人振奋:气候、土壤、降雨量,都很适合桑树生长。此举不但可以增加村民收入,还有利于提升生态环境。

“干,就一定有希望!”毕会涛团队提出了“量身打造”的脱贫实施方案建议报告,编制《台前县吴坝镇晋城村蚕桑扶贫产业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台前县吴坝镇晋城村蚕桑扶贫产业示范园项目规划》。

定了就干,干就干好。晋城村一期种植蚕桑500余亩,栽种果桑100亩,打造了集桑葚采摘、仓储、加工,桑蚕养殖、蚕茧、蚕茧加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园,亩产值6000余元,带动贫困户80余户,促进300余人就业。

“台前县吴坝镇作为蚕桑新区,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在生产技术上创造了轨道化养殖、视频化监控等9项全省第一的佳绩。”河南省蚕业协会理事长郑作运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河南农业大学团队功不可没。

“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让农民增收的技术才是真正的好技术!”毕会涛深有体会。疫情期间,他还专门录制了《2020年桑树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通过空中课堂指导帮助农户种植桑树。

“现在有了新树苗,大家都抢着要。种植桑树,脱贫致富。”晋城村桑间濮上合作社负责人常志斌告诉记者,毕会涛还带领当地人开发了桑叶茶、桑叶菜、桑叶面、桑葚干、蚕沙药枕等产品。


培养“技术明白人”,让农民和科技零距离


“摸索新技术,咱就没断过。”种植靠技术,种了多年的葡萄,泌阳县赊湾镇的葡萄种植专业户余长旺认这个理。

前些年,没想到“老把式”遇到了“新难题”。余长旺说:“品种改良,门道不少。过去不讲究,都是靠感觉、靠老经验。种植技术怎么提升?销售渠道怎么融合?听起来也不复杂,一听就懂,一干就懵。”

问题出在哪儿?2017年,河南农业大学的葡萄专家带领团队,连续跑了多趟泌阳县赊湾镇,终于摸清了症结所在:科学技术落伍、品种退化严重、销售渠道落后……

像余长旺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针对这些问题,河南农业大学的葡萄专家开出了独特的“药方”——构建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

“种植就种植吧,怎么还成了产学研?”当地一些群众听了,觉得“太玄乎”。

河南农业大学的葡萄专家团队了解到农民的担忧,决定先在余长旺的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搞个示范点,培养一批“技术明白人”。

余长旺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河南农业大学提供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在葡萄品种改良、葡萄种植技术、葡萄销售渠道等多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通过校、地、企三方合作,建立了科技部、教育部河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泌阳葡萄产业基地,很快就见到了效益。

第一炮打响,后面的事情就顺了。3年来,余长旺的合作社带动农户种植葡萄、蔬菜、中药材等30多亩,实现每亩效益3万多元。

同时,余长旺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积极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带动全县新增葡萄种植面积1326亩,草莓350多亩,培育优质企业17家,带动全县16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赊湾镇的葡萄成了远近闻名的香饽饽。我们种的葡萄在市场上可受欢迎了。”余长旺的底气来自科技。

这一成功绝非偶然。近年来,河南农业大学为200多个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等解决技术难题,与30多家企业开展示范平台共建;年均完成省科技厅“三区”科技人才培训、省农业农村厅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1000余人次。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魏蒙关说,河南农大在河南率先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改革和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乡村基层干部和涉农人员开展成人学历提升教育,培养“技术明白人”,让农民和科技零距离。


坚持选题从生产中来,成果到生产中去


正值寒冬时节,台前县夹河乡于楼村温室大棚一片红火,农民忙着采收或管理。“手机一点,温室的保温被就能自动升起来。”村支书于兆武边说边掏出手机,点开App向记者演示。

“这套物联网系统没少花钱吧?”记者问道。“不多,5000元就搞定了。”于兆武笑了。

“这套系统省钱又省力,这要感谢河南农大教授李胜利。”于兆武告诉记者,2019年初,于楼村在发展大棚蔬菜过程中,日光温室需要安装温室物联网系统,但国外进口的一套温室物联网系统要10万元左右,国产的也需要近5万元,这么昂贵的费用吓住了当地的大棚种植户。

园艺学院教授李胜利获悉后,立即带领研究生张增光、余路明从市场上购买了环境监测探头、控制元件,自行编程,历时3个月,研发出成本只有5000元的温室物联网装置,效果不输市场上的同类产品。

“过去挽裤腿、扛锄头,现在点手机、看监控。”晚上6点多,于兆武点开手机,给大棚拉上棉被。于楼村数十座大棚要在棉被保护下度过寒夜。

试验成功后,李胜利与张增光对这套系统进行了第二代的升级,在环境监测和控制的基础上,实现了数据分析功能和栽培档案生成功能。目前这套农业物联网监测与追溯系统已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登记书。

近年来,河南农业大学十分重视让学生到实践中锻炼、在田野中成长,在提升服务“三农”贡献度上下功夫,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群众的难题,就是我们的科研课题。我们将坚持选题从生产中来,成果到生产中去,把论文写在广阔大地上。”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说。

【责任编辑:1982827697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