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双修育英才”——同济大学首届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纪实③
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培养和导师队伍建设,发掘一批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有影响力的导学团队,发挥优秀导学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今年10月,学研工部和研究生院在全校范围内共同发起“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评选活动。通过材料初审和团队展示,共评选出10个“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和10个“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
团队名称
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方向导学团队
所属学院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团队标语
尚善求真,致知力行,笃行慎思,多元发展
团队简介
秉持“德智并重,思行合一”导学理念,深耕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领域25年。近五年师生共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主/参编国家与地方标准8部、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毕业生积极投身川藏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工程,涌现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詹天佑奖及省级建设功臣、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的大批行业骨干。
一、厚德如土,尚善求真
团队始终秉持“德智并重,思行合一”的导学理念,以“善思善行”为抓手,导师带头积善、学生择善而从。团队导师以德行培养作为专业能力培养的前提,坚持将“示范善思善行”等融入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便是获得“2017年度上海市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的动人故事:浙江省江山市张乡秀峰村是一座1400 余位村民赖以生存的宁静村落,201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冲跨了秀峰村村民耕作必经的桥梁,村民与河对岸300多亩良田、2000多亩山场经济林间的联系变得非常困难,村民的生计收到较严重影响,但要抵御类似等级洪水,建一座新桥,工程造价以百万计。为不让村民出资,从秀峰村走出来的周顺华老师想从自己一生的积蓄中拿出这样一笔钱,但故事不止到此,毕业生章立峰听闻消息,将群消息迅速传递到毕业生群,不足一周的时间内,几十万元的捐款便从全国各个角落迅速地汇聚到了周顺华课题组,从在校学生到毕业生,至少有数百人以各种形式加入到这座桥的建设中来,如免费设计桥梁、对桥梁文化墙设计了20段典故雕刻等,以章立峰、臧延伟、钟国刚、康庄、唐黎明、苏瓅、于正等为代表的同门对援建工程投入了大量精力。这种现象的发生已远高于捐资行为,是一种团队发自内心的集体行善举,离不开平日学生在团队日行一善的氛围中被耳濡目染。
除此之外,团队中其他成员日行一善、默默奉献的行为也在不断涌现:2002届硕士吴海平个人创业成功后,爱心回报社会,先后捐助了两所希望小学;2006届硕士张银屏毕业后,心系贫困学子,先后资助了两名偏远地区学生完成学业;2015届博士黄大维在艰辛的读研读博期间,省吃俭用,多次把自己的奖学金以及勤工俭学挣来的钱捐给桂东教育基金会,用于山区贫困孩子购买课外书;课题组2013届硕士刘登科有感于课题组浓厚的感恩、尽责的氛围,加入非营利组织“美丽中国”,赶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仙城镇深溪小学支教。
团队积极探索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培养的实现路径。以“求真重实”为抓手,学生理论结合实践能力强,毕业生社会贡献及认可度高。团队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团队开展了历时10年的探索性研究工作,针对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培养具有创新创造能力和国际竞争综合素养的人才的关键瓶颈,提出“五环相扣教学方法”、设计“递进式创新创造能力培养新途径”、建立“融新技术攻关与创新实践为一体的校企协同培养大平台”,改变了传统以技术跟踪为目标导向、以知识传承和应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人才原创意识激发与技术创造能力提升的培养方法与途径问题;通过建立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和国际合作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机制,改变了传统以服务于国内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需要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具有国际竞争综合素养人才的培养机制问题。研究成果发表教改论文10篇,得到了新华网、解放日报、中国交通报等主流媒体的报道并获得2017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专业学科教育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过程中,团队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发挥课堂思政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指导作用,强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科学探索精神”。
团队教学育人德智并重、求真重实,学生担当作为、奋发图强,颇具建功新时代的奋斗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近年来培养的在校研究生品学兼优,多人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校级荣誉奖励。毕业研究生在各自岗位发光发热,典型代表周冠南荣获 “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张银屏荣 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向科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茅以升铁道工程师等荣誉与奖励,社会贡献及认可度较高。
二、致知力行,三全培育
在科学规划研究方向基础上,团队导师全程靠前指导、积极开拓资源,对学生全方位培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聚焦隧道与地下工程方向,从软土地区迈入盾构隧道禁区“砂卵石”地区,从关注建设问题延伸至关注建养一体化问题,通过有梯度、有计划地宏观调整研究方向,使学生研究生方向的新颖性、创新性始终能保持“新鲜”状态。在此基础上,团队资深教授和青年教师均坚持全程靠前指导,对学生全方位进行培育:① 十年如一日,坚持大组周例会制度,例会上团队就学术上、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畅所欲言,并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共同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操作方案,促进团队思想碰撞,点燃思辨火花。②以交通工程安全学科的社会需求为研究来源之一,团队大量承担一线碰到的实际生产实践的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依托海内外实际工程的“真题真做”的机会,培养学生系统工程思维。③团队根据国际合作资源丰富的优势,柔性引进海外学者每年来校工作312个月,联合开设全英文专业课程、国际管理与文化课程等;④派遣学生赴国外进行联合培养,提升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跨文化交流能力;⑤利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以实质性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国际合作能力,并联合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以近年来牵头获批的上海市轨道交通结构耐久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进一步增强了科研能力。
在尊重学生兴趣选择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善用全队协同攻关体制开展项目专项孵化,使大部分学生一专多能,又鼓励自由探索,培育高学术水平学生。一方面,能整合优势资源开展专项攻关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深度参与项目,通过项目全过程培育专业技能,深度参与科研项目研究以及科技进步奖励、技术标准、学术论文等成果,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
另一方面,在导师精心指导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由探索。以2 013级博士研究生何超为例,攻读博士和博士后期间共发表SCI/EI期刊论文32篇,其中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期刊17篇(4篇 top 期刊,1 0篇JCRQ1区),学术成果获得海内外学者的大力肯定。
三、笃行慎思,多元发展
团队导师对学生“ 一人一策”,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 ①对新进组的学生,结合学生兴趣爱好、自身基础,整合、调配全团队资源,为学生设计、建议和保障一条最适合自我发展的路径。② 团队导师认识到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团队积极申请研究生教育研究与改革项目课题,如《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思政 专业 人文”融合的交通运输工程实践育人模式研究》,为学生们提供了到乡村振兴的一线实践的平台,其中第一批实践同学周瑜亮、李欣然、王月明等人基于此项目切实地投入到了贫困农村公路选线方案制订。
团队重视对毕业生的艰苦奋斗教育,积极引导树立正确择业观。 团队积极引导下,众多毕业生纷纷前往国家西部、基层建功立业。如 2014届硕士生张超、2015届硕士生朱欢乐、2017届硕士生裴飞等 参与国家西部重点铁路工程第二条进藏“天路”川藏铁路的勘察、设计和造价标准研究工作 。
团队积极指导和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① 导师积极联系社会企业,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切实投入到涉铁工程项目咨询工作的宝贵机会,将岩土体开挖、桩土接触、盾构地层相互作用等理论成果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完善了盾构隧道和市政道路、河道、管线邻近铁路时的安全防护措施,成功应用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涉铁工程建设中。②团队更是注重西部地区的重点项目建设,王毅、张佳伟、项瑞聪等在校生积极投身到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北京至台湾高速铁路通道先期工程福平铁路沉降评估项目中,担任项目负责人兼评估工程师监督、检查、指导近12家施工单位监测部门测点布设、监测数据、数据提交工作。
四、和合润泽,同心同德
团队具备和谐融洽的师生互动和团队互动氛围。 ① 导师重视强调学生身心健康,空闲之余经常邀请学生到家里做客,促膝长谈,孜孜教诲 。②团队结合青年教师结合青年教师与在组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每一位在组学生配备青年教师作为科研和论文攻关过程中的副导师, 同赴工程一线参观学习,积极组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
团队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①每学期开学,导师将向学生介绍本学期的科研规划,给新入学的同学写一封名为“给研究生新生朋友的一点建议”的信,积极了解并帮助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科研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②为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主导师每天都会发一道题目让学生思考,被学生 称为每日一题,每日一题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例如每日一题有:人类是因为什么原因开始认识负数的?一部孙子兵法,给国人带来的负面是什么?在中国文化的元素中有崇拜先的成分,为什么中国反而缺少历史悠久的品牌呢?
团队成员积极营积极向上、和谐温馨的团队文化,既促进课题组的科研工作,又有利于课题组成员的健康成长。每年末邀请课题组已毕业学生返校,与在校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尖端专业技术介绍、前沿科学热点展望等方面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