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群乘风破浪的哥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知识

看这群乘风破浪的哥哥

2021-02-04 08:32

来源: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你知道吗?

在遥远的大洋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有的专注于“打游戏机”,有的卖力地“抓娃娃”,有的在“通宵电影院”津津有味地“看电影”,还有的喜欢躲在暗处当神秘的“老鬼”。


成功抓取白烟囱等珍贵物品

这究竟是一群什么人呢?

 

没错,他们就是“乘风破浪的哥哥”(其实也包括一些酷飒的姐姐)——大洋科考队的各位成员!

 


这些“哥哥们”的“座驾”是威名赫赫的“大洋一号”(我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

 

每天“打游戏机”的是“大洋一号”的“掌舵人”,也就是船上的大副、二副和三副,他们的“游戏机”其实是有着各种操纵杆和按钮的驾驶台。

 

每天“抓娃娃”的是船上的首席科学家,他们眼中的宝贝“娃娃”其实是地球内部的“特产”——含金属量很高的多种金属的化合物。每当装着精密仪器的“大箩筐”下海探宝时,首席科学家就会走进“电影院”,通宵查看深海摄像装置所拍的海底画面。

 

躲在船下的“老鬼”其实是一群轮机员。他们每天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为科考船保驾护航。尽管工作服常被汗水浸透,身上总是沾满油污,他们也从未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你也许不知道

“乘风破浪的哥哥们”为什么这么拼?向海底进军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要知道,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家就一直在“海洋强国”的道路上不懈探索。几十年如一日,千万名海洋工作者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坚守,用一次次的辛勤付出,换回了远洋科考的无数珍贵数据和样品,让我国在世界海洋事务中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如今,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陆地上可开采的资源却越来越少,人们便逐渐将目光投向了海洋。海洋深处的矿产资源储量惊人,为了能够开采到它们,科学家正在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虽然人类还无法在海底开展大规模开采工作,但是目前,我国的“蛟龙号”“深海勇士”和“奋斗者号”,都让深海开采的梦想更进了一步。


深海,

蕴藏着人类的未来。

你想不想

了解一下有关深海探宝的秘密呢?

 下面这本《乘风破浪去远洋》

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这是一本不停往外“蹦问题”的科普书,因为作者徐小龙是一位充满好奇心的科学记者和科学讲师。他是我国第20航次大洋考察队队员,也是我国“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科学考察队队员。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远洋科考,他精心挑选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和难忘的经历写在这本书里。



“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总指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邬长斌说,徐小龙就像一个求知欲满满的小学生,在参加远洋科考时不断地向科学工作者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再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把这些“问”与“答”串联起来,把大洋和载人深潜精神渗透其中,化作轻松有益的科学故事。



《乘风破浪去远洋》主要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着重介绍“大洋一号”科考船,后半部分着重介绍“蛟龙号”载人深潜器。

 

什么是海底“烟囱”?

科考船怎样“扔尾巴”?

甲板上的队员为什么要穿“钢板鞋”?

“蛟龙”肚子里的“龙珠”是什么?

潜航员返航后会为队员们带回什么“玩具”?

地球的“臭屁”如何在深海形成“臭屁”城市……这些都是徐小龙曾提出的问题,他也会将问题的答案一一告诉你。


当然,你除了会在书中发现丰富的知识,还能感受到一线科考工作者不惧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比如,在印度洋的一次科考下潜时,“蛟龙”意外烫伤,差点儿变成了“烤龙”;在“蛟龙”第100次下潜归来后,母船“向阳红09”科考船因设备故障,差点儿无法把它拉回来……不过,正如科考队员说的那样:“我们不怕危险,因为我们总能化险为夷!”他们每次遇到突发事件时总能冷静应对,无论如何都会让遇险的队员平安归来。


海洋深处蕴藏了太多的未知,

你愿意和科考队员们一起去探索吗?

《乘风破浪去远洋》,

那些值得尊敬的一线科考工作者们就在书里静候你的到来……




【责任编辑:1982827697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