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们的大年初一怎么过?听交大教授解开“年”的密码!
留校过年,温暖充实
学在交大,勤不打烊
过一个书香“学术年”
成了许多交大学霸们的选择
牛年新春第一天
上海交大图书馆年味十足
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高有鹏
带来《春天的节日·伟大的中国传统》
“鲜悦”讲座
解密“年” 读新春
师生共享文化大餐
挥毫泼墨,篆书“福”字传递新春祝福
讲座开始前,高有鹏教授铺纸研墨、现场挥毫,笔走龙蛇间,几个篆体的“年”字、“福”字、“春”字和“喜”字便挥就而成,伴着墨香跃然于红宣纸上。
“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写福字、贴“春牌”历来是春节的固有习俗,为的是祈求来年的福气和福运,而喜字则多是在家中办婚嫁喜事时所贴,寓意婚姻幸福美满,成为喜气欢庆的符号和吉祥祈福的象征,沉淀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民俗生活、节庆时序、宗教祈福、艺术价值等。
写“福”字的习俗流传到现在,也在与新潮文化的碰撞中更增添了许多趣味性,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热衷于“集五福”,扫福字、写福字、沾福气、送福袋,讨论并赋予“福”字更多新内涵,以现代化方式延续并创新传统“福文化”,传递美好祝福。
百家讲坛主讲嘉宾
开讲“春”的节日与中国文化
年,作为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不仅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巨大的精神遗产,同时也是全世界中华儿女情感寄托与精神寄托的重要载体。高有鹏教授提到,早期的过年实质上是为了庆祝丰收和祭神祀祖,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劳作一年后对自己身心的整合,同时在“年”的传承中延续了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从而起到对道德秩序、文化秩序、社会秩序进行整合的效果。
那么这种文化传统又是通过什么延续至今的呢?文学作品和口口相传的童谣都是重要的媒介。“古代的文人雅士对于年,和普通百姓一样充满期待和向往。” 他们为佳节吟诗作赋,表达美好祝愿,因此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有诸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形象描述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挂桃符等古代民俗。最重要的是,春节在长久的发展中形成了固定的仪式。高有鹏教授指出,如果将春节比作一曲“交响乐”,那么从腊八节开始旋律骤起,随后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腊月三十除夕守岁等重音符接续响起,直至除夕夜后的子时达到高潮,随后年初一、初二、初三……曲调渐弱。这是一年中跨度最长的一场狂欢。
“年”承载了太多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春节的一些传统民俗却越来越淡了。高有鹏教授曾提出《保卫春节宣言》,并发出发人深省的拷问:我们的春节会丢失吗?高教授认为,在今天全球化和商业经济等新的文化语境下,以春节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节日正在遭受着巨大的考验,他号召大家“保卫”好我们的传统节日,不能丢失掉,更不能因“洋节”而淡化之。这一观点得到了现场观众的一致认同,虽然因疫情原因不少同学选择留校,暂时无法与家人团聚共度春节,但仍然想办法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一起“云”过节,“虽然和爸妈不在一起,但我们的心始终是在一起的!”
图书馆过年“不打烊”,书香年味两相宜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上海交通大学部分学生选择就地过年,假日里来图书馆阅读、学习成为了留校大学生的首选之处。为了给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图书馆特别发布了春节期间开放安排的通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坚持春节期间开放不闭馆,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过年好去处。
百节年为首。图书馆处处张灯结彩,挂灯笼、贴福字、拉彩花,烘托出浓浓的年味,正月初一一早,就有读者陆续入馆。此外,图书馆特意推出了趣味答题有礼的环节,旨在带领读者用另一种方式体会中国古老年俗里的人文情怀与文化风情。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的一年里,图书馆将继续扎实做好文化阵地建设,升级推出更为优质、贴心的服务,砥砺奋进,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