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实效 铸品牌 南京教育人助力乡村振兴
南京教育人一直将助推乡村振兴作为社区教育的主要工作目标。2002年南京市教育局与金陵科技学院共同组建"南京市农科教讲师团",近20年来紧紧围绕服务三农目标,深入南京各涉农街镇社区开展农科教服务与指导工作,行程60多万公里,惠及13万多农民,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田间地头。
重实效:示范引领 以点带面
2021年1月初,低温天气还没过去,讲师团的专家来到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石斛种植基地,查看石斛越冬情况,并提出了对冬季大棚光照、温度、湿度管理的改进意见。该地石斛种植项目启动于2017年,讲师团专家提供技术支持,项目实施三年来已形成规模化种植,帮助农民增收120万元以上。
纪志美是石斛种植基地的一位工人,她告诉记者,自己家里的田地少,单靠种田收入很低,“现在打工种石斛,每年能增收三四万,还是挺满意的”。
石斛是一种经济价值高、种植技术要求也高的药用植物。为了发挥好石斛种植基地的示范功能,定期邀请讲师团和农业科研院所专家,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通过几年持续的跟踪技术服务,石斛种植基地已经成为南京市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优秀项目之一。”讲师团成员王明海说,这也体现了南京市农科教讲师团为南京的农业、为南京农村发展建设做出的一份贡献。
谋长远:结对帮扶 风雨无阻
张静2011年从河海大学毕业后,回到江宁区横溪街道,从事西瓜育苗和种植,10年多的耕耘,她已经成长为当地种植大户,年产值超过百万元。
张静告诉记者,最初她只能在地上育苗,一间300平方米的大棚出苗不到5万株,如今升级为室内苗床育苗,同样的大棚出苗量达到10万株,这样的进步离不开讲师团专家十年如一日的结对帮扶与技术指导。
“有一年育苗遇到问题,当时春节放假,但讲师团还有几位老师在市区,我打了一个电话,他们就开车到我们基地现场来,帮我们把问题给解决了。”张静说。
近十年来,每逢农事关键节点,讲师团专家都会主动上门提供技术服务,高温天气指导农户闷棚消毒,低温天气指导农户大棚保温,每次来回150多公里,从无怨言。2015年,张静创办的家庭农场,依托讲师团的专家成立了横溪西瓜高校栽培技术运用与推广基地,现在已经成为当地西瓜现代化种植的示范项目。
讲师团成员王长义说:“像张静这样的年轻人,肯放下身子在农业上投入,这是我们要支持的方向,也是给大家树立一个标杆。”
接地气:按需定制 特色发展
王琴是金陵科技学院旅游管理系老师,也是讲师团一员。不少社区在建设美丽乡村时,常常邀请她开设讲座、出谋划策,甚至向她提出"定制需求"。
“现在国家提倡让老年人更好融入到智慧社会,但是有很多老年人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能不能请讲师团安排一些相关培训?”“可以的,我们讲师团可以重点考虑这方面讲座。”
2021年1月,在南京市栖霞区西岗街道桦墅社区的一次讲座上,王琴与当地社区居民共同讨论讲师团春节后的“服务菜单”。为帮助区域原住民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升素养,西岗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打造了"学养百姓、助力美丽桦墅建设"项目,累计培训4000多人次,这其中均有讲师团专家参与,尤其是开设针对老年人生活技能方面的讲座。
“像是面向老年人的旅游知识讲座,一些政策法规宣传,在老年人群当中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桦墅社区社工韦宇说。
铸品牌:兴农富民 终身学习
目前,南京市农科教讲师团共有117位专家教授,以金陵科技学院教师为主体,南京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院所教授学者加盟,按照"农民出菜单、街镇中心编菜单、区教育局汇总单,讲师团接单、市教育局埋单"的流程,每年开展农科教培训近百场,铸就了一个口口相传的兴农富民终身学习品牌。
2016年讲师团喜获全国"特别受老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2019年被评为"江苏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
南京市农科教讲师团团长、金陵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陈玉林说:“我们将继续依托农科教讲师团品牌优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我们的努力,也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