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时遗风,丝路再现——”寻域外来风“实践团考察纪实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频道

汉时遗风,丝路再现——”寻域外来风“实践团考察纪实

2023-08-28 16:34

来源:中国校园在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灵台县,隶属甘肃省平凉市,地处平凉市东南缘,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处于泾河与渭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接长安,南临千陇,西拱关山,北依泾水,素有“陇东旱码头”“甘肃东大门”之美称。历史上既是中央政权北拒外敌进犯的防设制胜要地,又是长安通往西藏、欧洲“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8月16日下午3时左右,“寻域外来风——甘肃省域外文物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到达灵台县。休整结束后在各处街道进行了关于灵台县博物馆以及相关文物保护工作调查问卷的抽样填写工作。


17日上午9点半,实践团到达灵台县博物馆进行参观。进入一楼博物馆大厅,团队成员首先看到的是灵台县的历史脉络图。在业务部主任王祎焘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从夏代至今,灵台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时光悠久,文化厚重。远古之时,由黄帝后裔建立密须国,后有文王伐密,修筑灵台,祭天昭德,扬名于此。西晋医学家、世界针灸鼻祖皇甫谧所著述的《针灸甲乙经》声名远播国内外。从古至今,灵台都人才辈出。


进入二楼《灵台文明》陈列展,实践团队成员对其中的汉外文铅饼产生极大的兴趣。据业务部副主任宋荣军及部员罗永成的讲解,实践队员了解到:“这组铅饼是1976年于灵台县中台镇康家沟村枣树台社被一村民发现的一处外文铅饼窖藏中出土的,铅饼正面有似龙非龙形状像蟠螭的浮雕,头有触角,背面阳铸外文一周,中有方形印记。铅饼造型、文字同后来西安西北汉代长安城和陕西扶风姜原出土的汉代铅饼完全相同。”


据实践团队前期查找的资料,古钱币学家认为这些外文铅饼,可能就是我国汉代发行的合法货币“白金三品”中的“龙币”,也就是《史记·平准书》中记载的:“又造银锡为白金。”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外文铅饼就是汉王朝时期中亚、西亚国家和中国的贸易货币。西汉当时为东方大国,自先秦至汉与西域的交流中,西域文化随之而来,货币文化也发生着相互的影响。

自博望侯西遣后丝绸之路一路畅通,其路线一般可分为三段。东段: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而每一段又都可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北线:从泾川、固原、靖远至武威,路线最短,但沿途缺水、补给不易。南线:从凤翔、天水、陇西、临夏、乐都、西宁至张掖,但路途漫长。中线:从泾川转往平凉、会宁、兰州至武威,距离和补给均属适中。而出土过大批外文铅饼的灵台是从长安去陕西扶风的另一个重要通道,出土铅饼的地域是古长安以西的关中、陇东地区,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因此,灵台应该也是古丝绸之路最繁华的贸易交通道之一。

灵台县作为丝绸之路东端陇右道北线的必经之处,极有可能是古丝绸之路陇右道北线的重要驿站和繁华的贸易交通道之一。而这批外文铅饼窖藏的出土,就是最好的佐证。


结束灵台之行,团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是从历史的传承中走来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作为新时代青年人,要在充分认识和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生命力,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网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