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分割的“我们”——2020战疫记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频道

不可分割的“我们”——2020战疫记

2021-03-09 20:09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 倪聪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0.04.06 MON

庚子年  三月十四  星期一

亲爱的同学们?宅在家的几个月里,相信你一定有过很多很多的想法和感悟。这次疫情让你对自己或他人、时间或生命有了哪些新的思考?你是如何化解内心冲突,获得心灵成长的?

为引导和帮助大家调整身心、树立目标、积极生活,我校心理中心与湖北幼专心理中心联合推出了生命教育系列课程活动,主要包括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己、人与自然四个专题。

本期专题带你思考“人与社会”,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所思所想。

四月来临,武汉即将解封。国内疫情已进入“内防反弹、外防输入”阶段,而国外的疫情正在迅速蔓延、急剧恶化,全球确诊病例超过了80万。疫情之下,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从日本支援武汉并寄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到中国向美国驰援大批医疗物资,全球抗疫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次伟大实践。

逆行冲锋的白衣天使,赴汤蹈火的消防员,火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送餐的外卖小哥,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人,他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然而,脱下那身制服,他们也只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只是灾难之时,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担当显得伟大,日日夜夜平凡的坚守显得不平凡。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90后”甚至“00后”。冯秀军教授在全国思政大课上讲道:“卖萌并不影响我们的年轻人冲锋,恐惧也不影响他们勇敢,他们能够崩溃完,马上又投入了战场。”

在父母面前是调皮捣蛋的孩子,在老师面前是勤学好问的学生,在灾难面前则是勇敢无畏的战士,这就是我们在扮演不同社会角色时所展现的“多重人格”。每一种社会角色,都是一份责任与担当。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疫情当前,“理想”“本领”“担当”这几个词在我们心中的分量更重了。

如何做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我想,可以结合这三个重要的人生议题来探讨: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能做什么。

一、我是谁?——集体主义文化下的社会角色

“我是谁?”或许你感受到过来自心理老师的这一灵魂考问。如果让你用以 “我”开头的20个句子来描述自己,你会说什么呢?A说:“我身高一米六,我有点胖……” B说:“我多愁善感,我脾气不好……”C说:“我是班长,我是中国人……”我们发现大家的自我描述侧重点很不一样。我们知道,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生理自我(对自己生理状态的认识)、心理自我(对自己心理状态如能力、兴趣等的认识)和社会自我(对自己身份、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认识)。A、B、C三位同学的描述分别属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人是社会动物,在与他人、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自我意识,社会自我就是我们与外界或他人关系的体现。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社会自我,我们来谈一个文化现象。我们知道,中国(东方)是集体主义文化,西方是个人主义文化。这种文化差异的核心表现就是自我结构的差异,很多跨文化研究已经证实:中国人的自我是互依自我,西方人则是独立自我(如下图所示)。个人主义文化的自我与他人有明显的界限,集体主义文化的自我中则包含了母亲或重要他人,形成一种互依式的自我。互依自我,是集体主义文化下,社会自我和社会身份在潜意识中的充分体现。

中国人的“我”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含义,尤其在疫情特殊时期,我,不仅仅只是“我”,还是那些与我同呼吸共命运的“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亲——祖国母亲。个人小我融入祖国母亲的大我,不是一句空口无凭的口号,而是每一个华夏儿女身上所承载的文化烙印和血脉基因。所以,小区居民要在阳台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所以,无数人以青春热血报效祖国。爱国,不仅仅是青春最美的底色,更是中国人最鲜明的人格。

一名在意大利的中国留学生收到中国大使馆的 “健康包”,里面有20个医用外科口罩,一盒连花清瘟胶囊,还有一句手写诗“细理游子绪,菰米似故乡”。近日,外交部已宣布逐步安排急需回国的留学生回国。就像母亲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国家把人民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就像孩子信任自己的母亲一样,我们充分信任国家,在病毒肆虐之时闭关在家,而不是跑上街头呼吁自由、拒戴口罩。每一颗“我”的水滴,涌入“我们”的河流,汇入祖国的大江大河,凝聚成巨大的生命力,这是我们对抗灾难最朴实的力量,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承的集体生存智慧。这场抗疫之战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和中国人的智慧与力量。许多网友纷纷感慨:“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中)花(华)家!”

二、我想要什么?——“青春梦”与“中国梦”

对于“我是谁”,现在你们可能会答:“我是一名中国人,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大学生……”在你慷慨激昂、坚定有力地喊出这些社会身份的时候,或许已经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的,我们不仅需要知道我是谁,还要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我的梦想是什么。我们应牢记社会角色所赋予的职责和使命,让心中的“大我”发光发热,让自己的青春梦想在伟大的“中国梦”里绚烂绽放。

亲爱的同学们,你有多久没有仰望星空了呢?你的梦想是否在岁月的无情打磨中被遗忘在了角落里?梦想,是指引人生航向的灯塔,是催人奋进的力量之源。仰望星空,就是要守护那个梦想,寻回那份初心。

习总书记说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身处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发展的时代洪流中,面对机遇与挑战、理想与现实、传承与创新,你如何找到内心真正的需要,如何实现自我的价值?或许你开始规划自己新的人生,或许你做了一个以前不敢做的决定,或许你更加坚定了内心的信念,或许你为自己许下了一个愿望,或许你停止了对逆境的抱怨,或许你停下了正在打的游戏……这些改变都意味着成长已经开始了,梦想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滴的改变和坚持足以点燃梦想的炽焰。

三、我能做什么?——敬畏生命,凝聚大爱

所有的梦想落到实处,就是一个一个的小目标,一件一件的日常琐事,一分一秒的时间。哈佛大学有一句校训:你所浪费的今天,是那些昨日逝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你回不去的曾经。我常常用这句话来警示自己珍惜时间、把握当下。张文宏医生说新冠病毒最大的特点是不确定性,似乎病毒也在教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生命是不确定的。

面对生命的不确定,我们能做什么?我们不会因为明天的不确定而放弃过好今天,这是一种莫大的勇敢。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所以我们看到,方舱医院里有人读书,有人打太极,有人跳《火红的萨日朗》,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英雄主义谱写着壮丽的生命之歌。不久前,一张夕阳下的照片在网络刷屏,援鄂医生陪着87岁的老人驻足欣赏久违的日落,躺在移动病床上的老人,手指落日的方向,坚定有力。这是峭壁上的一抹绿色,是黑暗中的一束光芒,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疫情面前,我们的内心变得格外脆弱,看到什么都想流泪;我们的情绪变得格外复杂,焦虑、恐惧、悲伤、愤怒、愧疚、感动、憧憬……这些情绪背后,其实是我们对人类生命的敬畏,对祖国和同胞的爱。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是越分越多的:生命和爱。从细胞有丝分裂,到新生命诞生,生物界惊人的成长速度展现了生命的神奇力量。我爱你、你爱他、他爱人人、人人爱大自然(注意这里不是讲的三角恋哦),而大自然最终又把爱回馈给人类。

有人说,疫情过后想拥抱身边的每一个人。透过灾难的缝隙,我们看到了爱的光芒。小学生向路边执勤民警敬礼。小男孩不顾家长阻拦,为拾荒老人戴上口罩。送别援鄂医疗队时,黄冈一名小女孩双手举着自己画的画,家人骑电动车带着她一路追送2公里。这些稚嫩纯粹的心灵,向我们诠释了一份尊重、一份善意、一份感恩。爱,其实可以很简单。随手捡起路边的垃圾,下课关掉教室里的灯,耐心倾听陌生人问路,包容允许别人的过错……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谢谢,这些微小的举动足以凝聚成人间大爱。

 

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在担当一种责任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在坚定一个理想中找到奋进的方向,在传递一份大爱中拓展生命的宽度,这是我们对青春最美的诠释,对祖国最好的回报,对生命最大的敬畏。


【责任编辑:士大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