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实施第一年 规范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国内首个“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社会责任报
11月8日,在广州召开的2024大湾区网络安全大会分论坛“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大会”上,中国教育学会青少年媒介素养分会“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指标评测”项目组发布了《2024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报告》专题报告。
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旨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也意味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真正“有法可依”了,而渐趋完备的制度体系也正为未成年人上网设置起了“安全伞”。
(图片说明:中国教育学会青少年媒介素养分会发布《2024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报告》)
《2024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据介绍,在《未保条例》实施近一年之际,中国教育学会青少年媒介素养分会项目调研团队自2024年8月开始,通过对全国与未成年生活、学习、娱乐、购物紧密相关四大行业的65家国内互联网平台头部企业,包括抖音、快手、小红书、腾讯游戏等公开渠道有关履责数据的详细分析,具体来说,包括未成年的在线学习教育、社交娱乐消遣(包括社交平台、在线音频、网络游戏、网络文学、在线音乐等相关平台或企业)、重大新闻或及时信息的获取、网络入口通道——浏览器平台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相关企业的调查以及样本的选取;主要以企业是否发布社会责任(CSR)报告、ESG报告或单独发布最新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社会责任报告为考察标准,对相关65家企业进行了分析;此外,项目组还通过向全社会相关企业从业人员发放在线调查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对多家主流未保相关企业实地走访,以及通过面向全社会征集案例,并且通过连续多次对国内相关未保行业专家的访谈,最终综合形成了报告。
监管发力 未保履责报告数量创三年之最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国内互联网头部平台65家企业中,有超七成的企业认证履责,更有19家企业单独发布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社会责任报告”,从2022的9家到2023年的12家,再到今年的19家,连续3年快速增长,并创下三年之最。更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政府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在立法监管等方面持续发力,成效显著,特别是网信部门的作用明显。以上海属地互联网企业为例,截至今年9月底之前,就有小红书等15家企业先后单独发布了《未成年网络保护的社会责任报告》,这一现象全国独有,原因则与当地网信部门指导密切相关,成为国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惊喜:八成企业专设未保部门;警惕:过半企业仍在“过度营销”
在受访的近千份相关从业人员的问卷中,有四大亮点让人惊喜:一是:党建引领,专设未保部门;二是:引导未成年人参与,开展网络素养培育;三是严惩违规投诉行为,设立投诉、举报机制;四是全面接入“防沉迷系统”,AI赋能。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调研显示:在参与调查的问卷中,有超三成的从业者(占比36.9%)收到过有关部门的整改提醒或要求;有超过一半的从业者表示有“通过智能化决策向未成年人进行过商业营销”的行为,这些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正反面案例对照 指出未保履责挑战及应对举措
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促进互联网行业未保履责。本报告,一方面对践行未成年保护的社会责任的优秀案例进行了汇编和分析,企业包括网易、腾讯QQ、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松果公益等,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一)党建引领,设立专门未保部门,顶层设计规划未保工作;
(二)行业协会牵头,企业积极跟进形成合力;
(三)主动开展网络素状教育,关注弱势群体,实施公益服务。(四)运用AI新技术,解决未保难题。
另一方面也对今年来出现引起全行业关注的巨人网络网络退费问题,以及部分“校园墙”的超话、贴吧出现的“开盒挂人”等“负面案例”进行了整理分析,以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和警醒。
今年正式实施的《未保条例》有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或者对未成年人群体具有显著影响的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每年发布专门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社会责任报告,并接受社会监督。”
本报告研究的目标:一方面,旨在评估未保行业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的实践情况,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进一步思考;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份报告,进一步总结未保行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方面的创新做法和经验,为更多的相关企业提供思路和借鉴范本。
报告认为,目前在行业履责方面,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1、网络暴力依然严重,未成年人的网络信息保护刻不容缓;
2、网游的网络退费仍是顽疾,监管处罚急待加强。
3、未成年人绕过平台限制问题依然存在,需要综合治理寻求解决。
4、青少年模式内容池建设任重道远,应尽快出台统一的行业标准。
5、AI等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现有法规和技术手段滞后,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6、短视频、短剧等加剧不良信息传播,对未成年人上网内容监管和引导更需加强。
7、平台保护系统各自为政,尽快建立网络保护软件和智能终端产品标准。
8、上网问题引发家庭矛盾突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应该亲子共育,家校协同。
9、各方缺乏协同,网络生态治理全力推动政府主导下的家校社企共治。
10、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构建网络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
意义深远:国内首个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社会责任报告的指标体系框架亮相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与未成年人生活、娱乐、消费密切相关的头部企业履责信息的公开查找、通过对未保行业从业人员的在线问卷的调查分析、通过对未保相关企业的实地走访以及面向全社会的案例征集,并且中国教育学会青少年媒介素养项目团队通过走访、面谈以及线下调研等各种方式,对很多互联网用户的采样和调研,最终形成国内第一个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社会责任报告的指标体系框架。本体系框架通过10个一级指标(包括组织架构与治理、网络信息内容规范、未成年人模式与服务、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网络欺凌防治、法律责任、用户反馈与投诉、技术与创新、社会监督)、24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24个四级指标,以每项指标对应分值的形式,让未保企业对照打分。从而为未保行业的各大平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健康规范提出了一套科学的检测体系,对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专家指出:全行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履责之路刚刚开展,希望各大未保企业能切实履责,以报告提出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社会责任报告的指标体系框架为参照目标,对照相关指标,逐项落实,不断改进提升,相信会迎来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新局面。